理性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春节期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经历了两轮时间长、污染重的重污染天气过程。对此有网友发出疑问,疫情之下,工厂停产了、工地停工了、道路上的车也少了,甚至连饭店也停业了,为什么还有很多地方轮番出现了重污染天气?更有网友对前几年为治霾关停污染企业、实施“双代”工程、限制工地扬尘、治理高污染车辆尾气的路子走的是否正确提出质疑。笔者在基层一线亲历数年治霾工作,对这些疑问和质疑有一些分析和思考。
首先,春节停产停工,不是今年春节才有的事。有所不同的是,今年春节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所迫,饭店停工了,路上的私家车大量减少,一定程度上确实对污染物减排起到了积极作用。【废气处理】
其次,很多工厂、企业虽然节日期间表面上看是停止了生产,但是很多涉及高污染的钢铁、炼焦、玻璃、耐火材料、化工、制药等重化工行业因存在大量不可中断工序,部分企业还承担着协同供暖任务,春节期间仍在持续生产。很多涉窑炉企业,虽未生产,但闷炉期间排放量往往还会高于正常生产时的排放水平。同时,一些城市的燃煤电厂、工业锅炉要保障社会正常运行和居民采暖需求,仍需持续运行,春节期间排放强度基本与日常相同。可见,以上这些排污大户的污染物排放量在节日期间并未减少。
第三,京津冀区域实施了大面积电代煤、气代煤工程,燃气的污染排放虽然没有燃煤的污染排放成分复杂,但城乡居民由于防疫需要居家保暖和做饭,燃气量的剧增也导致了氮氧化物排放量的猛增。
第四,春节期间,京津冀多数地区对市县两级主城区禁放烟花爆竹,但对周边农村地区的管控较差。从除夕到初五,一些市县城区骤然出现与鞭炮污染相关的高污染数值,足以证明停工停业停车所减少的污染量,又在一定程度上被鞭炮的污染排放“补上”了。
上述导致春节期间形成重污染天气的主要原因,已有权威机构、专家学者反复解说论证,笔者认为毋庸置疑。对一些网友提出的往昔各地实施的治企、治煤、治车、治尘和抓转型、取缔“散乱污”企业等治霾路子到底对不对等疑问,笔者体会有三:
第一,国家和各地7年多来落实“大气十条”、实施蓝天保卫战攻坚计划所走过的控污治霾之路是科学的、精准的、正确的。对于这一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历时数年取得的大气污染量普遍减少30%-60%左右的事实足以证明,任何片面、偏激的吐槽都无法驳倒。
第二,任何城市和乡村都存在影响大气空气质量的污染源问题,所不同的是日常排放量的多少、特定时段排放量的大小、不同时节污染物排放本底值的高低和在特定气象条件下对外传输量的轻重。对于这一点,生态环境部已在两年前就向“2+26”城市派出专家团队开展专题研究,只是目前尚未公布调研结果。但可以肯定的是,没有一个城市的大气污染全是靠外地传输形成的,相互叠加更易产生重污染是不辩的事实。【VOC有机废气处理】
第三,污染必定有源头。治霾既不能靠风吹,也不能靠老天帮忙,更不能靠侥幸心理。雾霾的根源不搞清楚、协同治霾不诚心诚意、在治根治本上耍小心机,既害人也伤己。
从近期的网络舆情可以看出,公众对污染治理特别是大气污染治理仍然高度关注。笔者认为,之所以出现有网友对以往治霾之路、现实治霾之策产生疑虑,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有很多人对近年治霾成果缺乏客观、全面、足够的了解和认知。回顾2013年-2015年的春节,那时每每经历不利污染物扩散的天气,重污染过程多以大面积、多城市爆表来体现,甚至有的城市时段污染数据高达1000-2000微克/立方米。2016年以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重污染程度逐年减轻,到今年春节,尽管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气象条件长时间反复出现,但没有一个地级以上城市出现日严重污染高值,多在日300微克/立方米。前后剧变,应该让公众广泛知晓,通过知情达到解疑目的。
二是有很多人对重污染形成之因缺乏足够的科学、理性认知。科研已经证明,重污染天气的形成,主要是因为气象条件高度静稳,污染物难以扩散。像今年春节从除夕到初五,始终是高度静稳天气,一些地方固有污染加上鞭炮助力,更是雪上加霜。随后,小风两日又转静稳,一些城市的高污染向其他城市传输,最终导致了污染物区域平均分配,持续不散。让公众明白这个道理,对正视协同治霾的重要性、必要性十分有益。
三是有很多人对治霾的长期性、艰巨性缺乏足够的思想认识和行动认知。习近平总书记近年多次强调,治理大气污染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攻坚作战任务,要保持定力,做到不动摇、不松劲、不开口子。但在现实中,一些地方和群众由于产生松懈麻痹的思想,面对已经取得的治霾战果,往往出现对成果估计过高、对精准深度施治认识不足,对排污大户关注较多、对分散在民间的小污染源关注较少,对主城区污染治理重视程度高、对乡村污染治理重视程度低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足以说明,在当前的治霾战场上,进一步深入、扎实地运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解决现实认识问题、污染问题的重要性。
对此,各地要进一步深刻领悟和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正确认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艰巨性、持续性、复杂性,扎实树立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坚定信念和决心,坚决克服和解决松懈麻痹、怨天尤人等现象和问题。要进一步树立协同治霾理念,在转型升级、深挖污染源头、协同应对重污染天气等问题上,树牢大局观念,多做治霾实事。【废气治理】
要科学分析本地污染源,实事求是地把本地区大大小小的污染源都摆出来、亮出来,拿出精细化治理的办法,分轻重缓急,实施科学靶向治理。要科学研判和认知本地近年来实施系列治理工程的治霾成效,既不能一改了之、高枕无忧,也不能以逸待劳、止步不前,特别是对“气代煤”之后产生的氮氧化物污染问题,更要精细分析、深度治理、务求实效。
要切实重视易形成重污染问题的高度静稳天气应对工作,要把重点区域、重点时段、重点污染源作为应对重污染天气的重中之重。要科学认知,一个城市污染企业少,污染源不一定就少,小污染源不一定在特殊气象条件下就掀不起重污染大浪。切实把重污染天气应对过程作为有效防止重污染高值形成、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重要环节和工作过程。要进一步从顶层设计、地方法规、相关政策、考评机制支撑上,体现对治霾贡献突出城市的倾斜性、合理性和鼓励性,确保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持续发力,攻坚克难。